新闻1+1丨无障碍环境 这回有“法”了! 环球微头条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央视新闻客户端
数据显示,我国现有残疾人约8500万,截至2022年底,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超过2.8亿。6月28日,一部与这3亿多人息息相关的法律——《无障碍环境建设法》表决通过,将于今年9月1日起施行。那么,这部法律涵盖了哪些内容?在无障碍环境建设中,又能给这两个群体提供哪些保障?《新闻1+1》本期节目邀请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院长邵磊,共同关注:无障碍环境,这回有“法”了!
重点保障两类人群,无障碍环境建设首部专门立法来了!
03:246月28日,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《无障碍环境建设法》。这是我国首次就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定专门性法律。这部法律共八章72条,从无障碍设施建设到无障碍信息交流,再到无障碍社会服务,都在强调残疾人、老年人这两大群体,如何平等、充分、便捷地参与和融合社会。
除了老年人和残疾人,每一个人都能受益
02:13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院长 邵磊:一,《无障碍环境建设法》中,立法总则第一条就提到目标群体的概念——残疾人、老年人,以及社会全体人员,这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概念。从时间维度来讲,我们每个人都会老,从这个角度来说,这部法律是服务于全体社会成员的。二,同时这部法律的定位也体现了现实感。一部法律制定出来,需要立马发挥作用,去解决最为紧迫的问题。而在社会全体人员中,我们要格外关注一些特定需求。比如老年人、残疾人的上学、就医、出行、旅游等需求。要保障残疾人、老年人平等、充分、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。三,除了这些紧迫的需求,总则也提到,要促进社会全体人员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,要推动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,要遵循安全便利、实用易行、广泛受益的原则。这些其实都体现了这部法律的通用性,也就是对于全社会的全体人员。
从条例到法律,有哪些升级?
01:42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院长 邵磊:我国对无障碍环境的建设,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,建筑领域就开始制定各种便利残疾人通行的规范,到90年代颁布《残疾人保障法》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》。2008年残奥会成功举办,2012年颁布《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》,再到此次无障碍环境建设法表决通过。为什么这次立法这么重要?首先,它的位阶比条例高。在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过程中,涉及很多方面,在政府部门之间如何协同,形成统一划定的标准这方面,这部法律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。此外,这次立法过程中增加了很多内容,尤其对于信息交流、无障碍服务以及在相关权责方面都做了更深入明确的界定。这部法律是把无障碍环境从无到有,提升到好不好的过程。
无障碍环境建设,硬件软件两手都要抓!
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院长 邵磊:对于无障碍设施,大家首先会想到器物,也就是硬件。但是随着时代发展,我们处于一个数字化转型的时代,我们的数字化工具、数字化产品越来越多,所以设施本身已经转变为硬件软件一体。未来,尤其是在数字化转型的社会中,无障碍设施的硬件、软件以及软件背后的服务,将组成无障碍的有机整体。所以,未来对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范畴,要从基础设施延伸到相关的信息服务以及数字化领域。
关键词:
资讯